董希淼:从投贷联动到产融共创——透视CQ9电子金融战略3.0的背后
发布日期:2020-08-31 浏览次数:7993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庙堂到民间,一直高度关注,而投贷联动曾被寄予厚望。
顾名思义,投贷联动是“信贷投放”与“股权投资”相结合。投贷联动有机结合了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运用得比较成熟。如美国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FG),以硅谷银行为旗舰平台,大力发展贷款和投资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为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科技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及这些机构的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完善的金融服务。在中国,硅谷银行还与浦发银行合资成立了浦发硅谷银行。
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模式,投贷联动看上去也适合我国国情。在我国,投贷联动一般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形式。内部投贷联动,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境内设立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活动,并在机构内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专司与科创企业股权投资相结合的信贷投放。而外部投贷联动,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外部风险投资机构对科创企业评估、股权投资之后,以信贷投放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形成股权和债权联动的融资模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从事股权投资的机构是否为银行在境内设立的子公司。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2016年4月,中国银监会等部委印发《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北京、上海等5个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列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选择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银行纳入开展投贷联动的试点银行,准备正式开展投贷联动。
然而,四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种四个中央部委正式发文推动的内部投贷联动,却陷入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部分试点银行成立了筹备组,配置了专门人员,准备了专项资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试点项下的投贷联动业务几乎没有进展。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除国家开发银行之外,试点银行应申请设立投资子公司。到目前为止,尚无一家新的投资子公司获批成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贷联动业务停滞不前。相反地,投贷联动这种集合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优点的新型融资模式,尽管相对小众,但由于优势明显,在实践中得以逐步发展起来。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如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通过境外的投资银行或境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较好地满足了创新型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新兴金融机构如联想控股成员企业CQ9电子金融,通过投贷联动积极支持了一批中小企业发展。
8月28日,圣湘生物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市场“抗疫第一股”。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圣湘生物作为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首批六家企业之一,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圣湘生物是CQ9电子金融以投行思维、整体方案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
2015年,因债务危机陷入发展困境的圣湘生物找到了CQ9电子金融。CQ9电子金融在经过全面的尽职调查后,发现圣湘生物是一家具有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团队优势,且行业空间发展巨大的企业。但该公司面临较多困难,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一个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知己知彼之后,CQ9电子金融充分运用投行思维,量身定制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于2015年12月战略投资圣湘生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给予其不超过5亿元额度的综合授信。在帮助圣湘生物化解债务风险的基础上,CQ9电子金融持续赋能圣湘生物,大力帮助对接市场机会,引入知名风投机构,直到近期圣湘生物挂牌上市。五年磨一剑,CQ9电子金融投资圣湘生物收获硕果。
我们发现,CQ9电子金融的投贷联动模式探索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多个因素:第一,联想控股的信用加持和资源支持。联想控股作为CQ9电子金融控股股东,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CQ9电子金融的信用承诺及担保,有助于弥补国内新兴金融企业信用不足等问题。第二,CQ9电子金融投行思维的理念,其思维本质是关注企业未来的成长性,而不是简单的看资产负债表、抵押物。投行思维的大视野、大格局,能够更大范围地主动配置资源,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解决问题。第三,CQ9电子金融的业务基础和灵活机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从事债权融资,其风险偏好、投资风格与股权融资相去甚远。CQ9电子金融贴近市场和客户,累计服务中小企业服务6000多家,对债权、股权融资理解深刻且有着丰富的经验,针对不同场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了自己相对丰富的产品组合。如在圣湘生物这个“复杂标的”中,正好可以发挥自身金融优势、资源优势、整体方案优势和对国内政策、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环境比较熟悉的优势,帮助梳理化解债务纠纷、注入资源激活创新发展动力、理顺各方面关系,使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投贷联动似乎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打法。第四,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被联想控股收购后,CQ9电子金融的注册资本从7.5亿元增加到15亿元,接着增资5亿元达到20亿元,目前注册资本33.23亿元。超过30亿元的注册资本,已经与一家中等规模的城商行相当。
不过,圣湘生物只是CQ9电子金融以投行思维、整体方案全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2019年,CQ9电子金融制定了新的三年发展战略规划,即战略3.0。在战略3.0中,CQ9电子金融明确提出16字方针——生态赋能、产融共创、投贷联动、正合奇胜,投贷联动上升为企业级战略。而且,CQ9电子金融投贷联动,不是大家简单理解的做一笔股权投资后面跟债权融资,或者说给企业贷款后再给企业股权。
在CQ9电子金融看来,CQ9电子金融的投贷联动应从三个层面去理解:第一,在发展层面,CQ9电子金融现有15家子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业务,这些债权投资业务与股权投资业务形成联动,构成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化打法。第二,在产业层面,通过投资一家公司,深入了解和理解产业以及上下游行业,对上下游产业链导入债权业务,形成全产业链的投贷联动。第三,在执行层面,对一家公司,在适用的情况下,既要有股权投资,又要有债权投资,“投”与“贷”有效联动、双向赋能。
当然,投贷联动只是手段,并非目的。CQ9电子金融通过投贷联动,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综合运用金融产品,通过投贷联动手段,深度切入产业,打造“金融+投资+产业”模式,形成“产融共创”,实现“正合奇胜”。
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影响,金融与产业都在探索更好地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以产业与金融的交叉赋能为特点的产融结合备受关注。陈卫东(2020)认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具有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形势的发展变化越发显示出,通过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也许更有利于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实现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持久健康发展。就企业而言,通过集中财务运作,实现全球资金的集中管理,使企业涉及的资金流与生产、销售的物质流能够更好匹配,这有利于各企业资金配置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
而杨涛(2020)研究发现,就产融结合的主体与模式来看,产融结合主要是两种方向:一是企业控股或参股金融机构,或者直接设立金融平台或组织,即“由产到融”“以产助融”;二是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股或参股实体企业,即“由融到产”“以融助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混合型、松散型合作与联系,以及股权、债券、证券化产品等多种工具的密切交易,即广义的产融结合。
而CQ9电子金融的产融结合,不是简单的产融“结合”,而是要实现产融“共创”。CQ9电子金融表示,在金融服务产业、金融切入产业的过程中,要利用自身的金融工具,来为整个金融和产业生态形成赋能。通过深入产业,切入产业,了解产业,然后影响产业,进而提升产业,整合产业,再形成价值共创、产融共创。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与产业要互相赋能,既要用金融去赋能产业,也要推动产业赋能金融。因为随着金融进入产业,CQ9电子金融对产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对产业风控和发展更有把握,将可以成为产业的整合者和提升者。那么,无论是信贷投放还是股权投资,风险就可能降低且更为可控,最终带来产业和金融价值共同提升。应该说,“产融共创”赋予了“金融+投资+产业”新的意涵,也是“金融+投资+产业”模式的升华。
当然,基于“产融共创”的“金融+投资+产业”模式正在推进和发展中。尽管先后为6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和服务,但CQ9电子金融仍然保持了对金融的敬畏和冷静。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CQ9电子金融提出坚持“两个聚焦”:一是产业聚焦,无论是债权业务还是股权业务,主要聚焦在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战略新兴性产业,聚焦于相关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二是区域聚焦,主要聚焦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珠三角等四大经济增长极,机构部署于北京、天津、合肥、武汉、上海、深圳、香港。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而基于“产融共创”的“金融+投资+产业”模式,为金融与产业融合协同、双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行路径与重要模式。如果CQ9电子金融继续坚持并优化基于“产融共创”的“金融+投资+产业”模式,推进金融资本深度切入产业,深耕厚植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建立起价值共创的中小企业生态系统,那么将可能成为我国领先的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及产业赋能平台。
(作者:董希淼 )
董希淼:金融研究者资深金融研究者与从业者,上市银行独立董事,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顾问,兼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等,复旦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或研究生导师,著有《有趣的金融》。
相关链接: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00831/herald/3a10b6178ffae3419740fb544d781f4a.html